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
花了两天时间大致看完了,记录一下我对分析阅读和作为一个自我要求读者的理解。
如何架构
整体来说,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?
规则一: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,而且越早知道越好。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。(P68)
你应该在检视阅读的时候就确定书的分类,当你对一本书有了正确分类之后,在阅读时关注的重点就是不一样的。
例如对于《飘》,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爱情小书,那么就会关注其中的感情线,可如果你将其定义为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历史,在阅读的时候就会关注其中的时间线。
规则二: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,或最多几句话(一小段文字)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。(P84)
如果你无法做到简单几句话描述出来这本书,那就意味着你对这本书的理解还不够。倘若你描述出了这本书的内容,但却使用了过多的篇幅,则意味着你没有抓到其中的核心,而只是看到这个核心的多样性,你需要再进一步的提炼。
规则三: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,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。(P85)
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房屋,每个空间都是这个房子的一部分,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房子。
这些结构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秩序,相互之间如何联系的,是并列?又或者是演绎推理?最终会在笔记上亦或者是脑海里得到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思维导图,这也是为什么使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效果很好。
规则四: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。(P103)
一本书的产生必然有其最开始的理由或者目的,同时伴随着一个过多个问题,而这本书正是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解答。倘若说规则二和三是在回答这本书的“如何做”,规则四就是在回答“为什么”。
如何诠释
作者细部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?
规则五:找出重要的单字,通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。(P109)
当我们通过文字向别人传递信息的时候,如果双方未能就最基本的单子有共识,就无法正确的交流。
其困难在于同一个字在不同上下文具有不同的词义,而同一个词义又可以有不同的诠释,倘若读者不能识别到这个差异,就会有错误的解读。
规则六: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,找出其中的主旨。(P132)
从句子这个单位来看,通常会有一个主旨,这个主旨表明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,而其他内容则是对于这个主旨的修饰。
在阅读时,要分清楚哪些是“证据”和“修饰词”,实际上作者这个句子到底在表述什么内容?有的作者会直接在开始说明,但也有的没有,这就需要读者去寻找。
规则七: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,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。(P132)
句子和句子之间通常会有一定的关联,从而共同构成更上层的论述。
一般来说是演绎法和归纳法。
此外还要注意作者在论述的时候,哪些是假设的,哪些是已经可证实的,基于假设的句子而得到的结论也是错误的。
规则八:找出作者的解答。(P147)
正如规则四所说,作者基于某个问题开始写作,而必然也应当有所解答,那么最终他是否对自己的提问做出了解答?又是否有问题没有解答?亦或者是留下了更多的问题?
如何评价,实际意义
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?是全部有道理,还是部分有道理?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?
规则九:在你说出“我同意”、“我不同意”或“我暂缓评论”,之前,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:“我了解了”。(P154)
当一个人对一本书进行评断的时候,如果不能够说出为什么,那意味着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赞同又或者批评什么,只是在表达一种个人情绪。
需要注意,有些书籍是基于该作者其他书籍的,那么在进行评断的时候就应当对相关的书都有所来接,才能做出公正的评断。(P157 示例)
规则十: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,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,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。(P157)
阅读想要获得的是真理,而不是与他人进行争论后的输赢。
事实上,探寻真理常常是一个不断摧毁自己心智和重建心智的过程,它并不轻松,反而非常的艰难。
规则十一: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,在作任何评断之前,都要找到理论基础。(P162)
知识是客观的,而个人意见是主观的,缺少理论基础的评断是主观的个人意见,这样的评断是不公正却没有意义的。
在做出评断之前,应当先问问自己,我是否误解了?又或者实际上我并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?这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消除这种问题。
批评一本书的特别标准
盲目的批评是情绪而不是观点,只有有理有据的反驳才称得上评断,以下四点便是当你确定自己理解了书中的内容之后,仍然想要表达”不同意“或”暂缓评论“时的标准。
-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
-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
-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
- 证明作者分析与论证不够完整
生命与心智的成长
“人们到了 30 岁左右,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,随着时间的变化,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,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线地成长和发展下去。”
“心智就跟肌肉一样,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”
娱乐和资讯是一种外在的支撑物,让我们觉得自己还活着,然而这样的外在之物并不总是存在,有些时候它们会消失,这时就需要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支撑我们活着。